近日,盐城中院发布2020-2021年度全市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,择善律所两则案例入选。
经营不善陷困境 法院助力解难题
——江苏益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破产和解案
关键词: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“预和解” 破解债务僵局
简要案情
2020年初,受疫情影响,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为紧缺物资。2020年3月13日,江苏益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益尔美公司)成立以生产口罩为主营范围的益尔美公司。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产品技术,加之经营经验不足,益尔美公司很快就陷入债务危机。因益尔美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,阜宁法院于2021年6月18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案。
审理情况
管理人经调查发现,益尔美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认缴出资,阜宁法院随即指导管理人就补缴注册资本、与债权人和解等事项征询益尔美公司股东及清算义务人的意见;并指导管理人将益尔美公司的信息充分披露,主动征询债权人意见。在法院协调、管理人沟通下,益尔美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宣告企业破产前,向法院提出和解并提交和解协议草案,承诺债权清偿率超过70%。为保证破产和解程序顺利推进,阜宁法院参照预重整程序的思维模式,指导管理人探索“预和解”的可行性,向债权人发送意见征询函,由债权人对债务人提出的《和解协议草案》进行表决。2021年8月26日,根据征询意见表决情况的统计结果,裁定认可和解协议草案。
典型意义
本案的审理正值全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,法院充分发挥破产法律制度司法拯救价值,在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,依法适时将清算程序转化为和解程序,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挽救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。本案参照了预重整程序的思维方式进行了“预和解”后,从立案到裁定受理破产清算,至完成破产和解协议的执行、终止和解程序及终结破产程序,不到三个月。
创新办案促和解 复产增资解纷争
——盐城雪尔纺织有限公司破产和解案
关键词:破产和解 涉众纠纷 职工权益保护
基本案情
该案系盐城法院审理的首例破产和解案件。盐城雪尔纺织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雪尔纺织公司)系一家民营纺织企业,系当地重点民营企业,名下有多项专利。但随着近年来纺织行业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,加之面向社会融资过多导致资金链断裂,经营状况急转直下,经法院生效判决确认的债务过亿元。经债权人申请,滨海法院于2020年12月依法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案。
审理情况
滨海法院针对雪尔纺织公司存在资金流向不明、公司账目混乱等问题,及时查封该公司的账册、重要文件存放地点,并在确定审计机构后,通知雪尔纺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、总账会计及现金会计到场,并邀请公证人员对清点、移交财务资料的现场进行见证。同时,配合公安机关对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情况开展调查,确保资产审核有序有质。经过两个月紧张审核,确认破产债权本息为1.15亿元。经评估,雪尔纺织公司在清偿抵押债务后,可供分配资产仅1000余万元,破产分配率不足10%。此外,雪尔纺织公司因差欠其他纺织企业债务,公司厂房、设备租赁给案外人经营,用于抵偿部分债务。
为妥善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,法院与债权人代表、债务人、破产管理人多次磋商债务处置方案,最终,促成债权人、债务人达成和解方案。在法院裁定破产和解后一年内,雪尔纺织公司全额清偿拖欠的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费。
典型意义
在该案办理过程中,滨海法院创新破产工作机制,最大限度地挽救濒危企业,保障群众就业,减少社会震荡,将规范市场主体退出与促进企业发展紧密结合。在债权人人数众且多数债权人无法接受破产,存在抵触情绪高、债务数额高、清偿率低“两高一低”的情况,与管理人、债权人代表多次协商,促成本案破产和解,钝化社会矛盾。目前,该公司根据和解协议已经将拖欠126名职工40余万元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全额支付。
|